front page > news > 减肥药研发新纪元:多靶点竞逐与代谢重塑之战 ——从GLP-1独大到协同增效,下一代减重疗法格局初现
减肥药研发新纪元:多靶点竞逐与代谢重塑之战 ——从GLP-1独大到协同增效,下一代减重疗法格局初现
2025-06-26

一、市场爆发与研发转向:从单靶点到多机制融合  

1. 市场规模与资本热度  

- GLP-1类药物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GLP-1类药物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领跑,2025年规模预计达150亿元,渗透率从2023年的不足5%跃升至18%-20%。  

- 资本持续加码:2025年上半年全球减肥领域交易规模超246亿美元,超半数资金流向多靶点药物和新兴机制(如胰淀素、ACSL5等),单笔交易峰值超20亿美元(如翰森制药与Regeneron的合作)。  

 

2. 单靶点瓶颈催生技术迭代  

GLP-1单靶点药物虽已验证减重有效性(如司美格鲁肽平均减重15%),但面临疗效平台期、胃肠道副作用、停药反弹三大挑战。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全球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将达770亿美元,但增长动力将转向多靶点协同(双/三靶点)和全新机制(胰淀素、ActRII等)。  

二、多靶点协同:GLP-1的增效革命  

1. 双靶点药物领跑临床  

- 替尔泊肽(GLP-1R/GIPR):礼来明星药物,首个减重超20%体重的双靶点药,2024年销售额破百亿美元,奠定“GLP-1+”主流地位。  

- 玛仕度肽(GLP-1R/GCGR):信达生物全球首款申报上市的GCGR/GLP-1双激动剂,III期研究(GLORY-1)显示中国肥胖人群减重率显著,且安全性优异。  

 

2. 国产药企加速布局  

- 翰森制药HS-20094GLP-1/GIP双靶点药物,II期临床数据亮眼,20256月授予Regeneron海外权益,交易额未公开但创国产减肥药授权纪录。  

- 通化东宝THDBH120GLP-1/GIP双靶点周制剂,半衰期优于替尔泊肽,II期临床已启动,瞄准长效给药市场。  

 

三、胰淀素(Amylin):GLP-1之外的第二引擎”  

1. 机制与临床突破  

胰淀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通过延缓胃排空、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调节体重,与GLP-1协同可提升减重效果。20256月,礼来公布其胰淀素类似物Eloralintide的早期数据:12周减重11.3%,副作用显著低于GLP-1单药,有望成为更友好型减肥药。  

 

2. 巨头竞逐与合作升温  

- 诺和诺德CagriSema:司美格鲁肽+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的复方制剂,III期减重率达22.7%,与替尔泊肽疗效相当。  

- 罗氏&Zealand:以14亿预付款(总53亿)合作开发petrelintide,早期数据4个月减重8.6%,恶心率低。  

- 艾伯维:22亿美元收购丹麦Gubra,获得长效胰淀素类似物GUB014295,首次进军该领域。  

四、新兴靶点:ACSL5ActRII的颠覆潜力  

1. ACSL5:阻断脂肪合成的代谢开关”  

ACSL5调控脂肪酸代谢,抑制后可减少脂肪堆积。Lexicon公司临床前数据显示:  

- 候选药LX9851使小鼠脂肪量和体重显著下降;  

- 联用司美格鲁肽可减轻停药后体重反弹,改善肝脂肪变性。  

20253月,诺和诺德将LX9851纳入管线,成为目前唯一进入开发的ACSL5靶向药。  

 

2. ActRII:减脂增肌的身体重塑者”  

ActRII信号通路活化会导致脂肪累积和肌肉萎缩,其抑制剂可同步减少脂肪、增加肌肉。临床进展:  

- 礼来BimagrumabActRII抗体,II期试验48周数据:脂肪量降20.5%(对照组0.5%),瘦体重增3.6%,停药12周未反弹。  

- 来凯医药LAE102:国产首个靶向ActRIIA抗体,I期显示激活素A水平持续升高(靶点抑制标志),获礼来支持推进美国临床。  

五、中国力量:从Fast-Follower到创新引领  

1. 研发管线全球化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海外权益待价而沽,潜在首款国产出海的减重双靶点药。  

- 翰宇药业:利拉鲁肽美国上市(合作Hikma),司美格鲁肽中美同步申报,多肽技术平台支撑国际化。  

 

2. 2025 ADA大会中国亮点  

恒瑞医药(口服GLP-1)、先为达生物(GLP-1/GCG三靶点)、华东医药(GLP-1/GIP复方)等十余家企业将公布最新数据,聚焦长效剂型、口服生物利用度、心血管获益三大方向。  

六、未来趋势:不止于减重的代谢健康范式  

下一代减肥药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单纯减重转向:  

- 代谢综合优化:如ACSL5改善肝脂、ActRII增加肌肉占比;  

- 耐受性提升:胰淀素类药物低恶心率、口服剂型突破注射依赖;  

- 适应症拓展:GLP-1类药物已探索心血管保护(风险降20%)、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 业内警示:靶点同质化风险加剧(国内超40家药企布局GLP-1),未来唯有在剂型(口服/月制剂)、安全性(胃肠道副作用)、联合疗法(如GLP-1+胰淀素) 找到差异化,方能突围。  

结语  

GLP-1单靶点一枝独秀,到双靶点增效、胰淀素崛起、ACSL5/ActRII开辟新疆域,减肥药研发已进入代谢重塑时代。中国药企凭借多靶点创新和国际化能力,正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然而,靶点扎堆、临床同质化、停药反弹等问题仍待破解。最终胜出的,必将是那些以患者长期健康为中心,兼顾疗效、安全与便利性的解决方案。

上一条:民为生物主动调整策略,终止GLP-1三靶点药物MWN101一项IIb期肥胖合并OSA研究

下一条:双靶点新突破:玛仕度肽改善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机制揭示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shenzhen huamei chuang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粤ICP备2025365463号    粤网药信备字(2025)第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