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高温预警升级!警惕“热中风”突袭,科学急救护健康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
高温预警升级!警惕“热中风”突袭,科学急救护健康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
2025-07-16

近期多地气温持续飙升,三伏未至,40℃高温与45℃体感温度已提前“烤验”城市。与往年不同,今年气温骤升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突然倒地,未必是中暑,更需警惕的是夏季高发的“热中风”——脑卒中。

 

打破认知:高温亦是脑卒中“帮凶”

普遍认为寒冷季节才是脑卒中高发期,但医学数据显示,最寒冷的冬季与最炎热的夏季,脑卒中发病率均比其他季节高出10%-15%。当气温突破32℃时,脑卒中风险骤增66%!尤其是35℃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急诊中风病例增加30%,其中75%为缺血性脑梗死(脑梗)。

 

明辨差异:热中风 ≠ 中暑,急救关键不同

中暑(热射病): 高温击垮体温调节系统,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器官如同“被煮开”。

热中风(脑卒中): 高温导致大量出汗脱水,血液粘稠、流速减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夏季突发脑梗患者并无“三高”病史,脱水是主要诱因。

 

高温应急必备:科学备药,守护生命

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等有辅助缓解作用。

防热中风: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是应对痰热闭阻型中风(症见高热、昏迷)的传统急救用药,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被誉为“温病三宝”之首。

 

科学使用丹佑林安宫牛黄丸:

意识清醒: 可吞服、含服或嚼服。

意识模糊/牙关紧闭: 可用温水化开(金箔会漂浮),服用溶解药液;或用棉签蘸药液厚铺舌面,反复操作。严重者需专业医护人员鼻饲或灌肠。

重点人群备药建议: 老年人、“三高”患者、长期高压熬夜人群,建议在床头等触手可及处常备一粒丹佑林安宫牛黄丸。在突发中风且明确辨证为热闭证时,于送医前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助于为脑细胞在缺氧环境下争取时间,减轻后遗症,保护大脑功能,为后续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 健康小贴士:

> 高温天气请务必:

> 主动补水: 即使不渴,也要定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

> 避开烈日: 减少10-16点户外活动,外出做好遮阳防护。

> 识别信号: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是否有中风或中暑征兆。

> 急救意识: 牢记“热中风”需立即拨打120并保持患者静止,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急救药品。

 

科学认识“热中风”,备好急救方案,让这个夏天多一份从容与安全保障。丹佑林安宫牛黄丸,守护家庭健康的应急之选。(注:药品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并辨证施治)

上一条:安宫牛黄丸:急救良药,非保健补品——厘清误区,正确使用

下一条:盛夏谨防“热中风”:高温季节的脑血管健康警报

版权所有 © 2025 深圳华美创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365463号    粤网药信备字(2025)第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