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成药价格治理风暴来袭!宁夏内蒙古同日行动,安宫牛黄丸千元神话终结
中成药价格治理风暴来袭!宁夏内蒙古同日行动,安宫牛黄丸千元神话终结
2025-07-28

同药不同价的时代正在终结,医保部门的三色标签成为悬在虚高中成药价格头顶的利剑。

 

718日,宁夏医保局一份紧急通知打破了行业的平静。54个存在价格风险的中成药被列入治理名单,要求相关企业在一周内完成价格调整。

 

同一天,内蒙古医保部门也亮出监管之剑,明确要求部分中成药日治疗费用不得超过同品种最低价的3倍以上,未过评仿制药价格不得高于过评仿制药价格5倍以上。

 

黑龙江参鸽药业的安宫牛黄丸赫然列在宁夏风险目录首位。其挂网价高达998/丸,按每日1丸用量计算,日治疗费用达998元,是宁夏平台同种药品最低日费用的11倍以上。河北山姆士药业的生精片每日费用329.27元,同样超出最低价10倍以上。

 

宁夏曝光的54个价格异常药品中,日费用超最低价10倍以上的不在少数,揭开了中成药价格体系的深层矛盾。

 

01 价格治理风暴:三色标分级惩戒,全国治理体系成型

 

宁夏的治理行动精准而严厉。根据该区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我区部分中成药价格风险治理的通知》,价格调整采取“三色标”分级惩戒机制:

 

黄标处置:调整后价格为同种药品最低价折算日治疗费用3倍及以上5倍以下

红标处置:达最低价5倍及以上10倍以下

暂停挂网:超过最低价10倍及以上

 

企业必须在718日至23日的短短五天内完成价格调整。拒绝调价的产品将面临严厉的市场准入限制。

 

内蒙古的治理则更显系统性。早在711日,该区已针对板蓝根颗粒开展专项治理,制定了“日治疗费用不高于5元”的硬性标准。

 

根据要求,板蓝根(无糖型)日治疗费用低于5元的按5元计,即每日8袋,每袋不超过0.625元。有糖型则按差比价规则(无糖型/有糖型=1.1)换算,形成严密的价格管控体系。

 

这些行动并非孤立。在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下,全国已有28个省份完善药品挂网规则,中成药成为规则调整的重点对象。

 

国家医保局监测发现,全国挂网的8.8万余种中成药中,个别药品在部分省份的日均治疗费用达到该省同种药品最低日均治疗费用的5倍以上。

 

02 价格虚高之谜:原料差异与政策套利双重驱动

 

中成药价格悬殊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行业生态。以近期引发热议的安宫牛黄丸为例,这颗被称为“镇店之宝”的小药丸在20257月已涨至860/丸。

 

更令人咋舌的是,2019年一颗产自上世纪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在拍卖行拍出了11万元的天价。

 

价格神话的支撑点在于原料差异:

天然牛黄:市价480-550/克(人工合成仅1/克)

天然麝香:国家统购价400/克(人工麝香50/克)

- 仅有同仁堂、广誉远等五家企业获批使用天然麝香生产

 

天然原料的稀缺性并不能完全解释价格泡沫。医保支付体系为暴利提供了温床:企业通过“独家品种”“改良剂型”等名义抬高定价,医保基金成为最终买单者。

 

更为严重的是产业链畸形。2023年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中成药处方中40%存在不合理使用,但因其占据医院用药量70%的强制考核指标,医生不得不“搭配开药”。

 

03 全国治理加速:集采降价与挂网联动的双重挤压

 

中成药价格治理已形成 “集采定价+挂网联动+动态监测” 的组合拳。

 

集采成效显著:

- 湖北牵头的三批中成药集采平均降幅达42.27%49.36%、约68%

- 最高降幅分别达82.63%76.80%、超95%

- 中卫市执行的两批次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达68.98%,部分药品降幅超90%

 

挂网规则同步收紧。多省明确规定“中成药申报挂网,需按同给药途径同剂型药品的日均治疗费用差比价计算”,确保不同规格、包装间价格关系合理。

 

价格联动机制也在多地落地。有省份要求中成药申报新增直接挂网时,须至少在指定省市平台之一有挂网价格,企业可按不高于这些地区的最低挂网价申请纳入目录。

 

监管技术手段升级。江苏省对价格异常药品采取四级预警管理,苏州医保局更明确规定:81日起,对挂网红色价格预警状态的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04 行业转型之路:创新药崛起与真实价值回归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药企业正积极转型。康缘药业今年已有2款独家中成药(参乌益肾片和七味通痹口服液)获批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该公司拥有53个中药独家品种。

 

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芪防鼻通片今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7月又获得澳门中成药注册证书,成为首个在澳门注册上市的创新中药。2020年至今,以岭药业已有5款中药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国内共有56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32款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秦威颗粒、九味止咳口服液等中药新药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进医保”的快速准入。

 

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中药集中采购、招标采购政策,实现优质优价”。

 

国家医保局计划2025年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其中就包括中成药。

 

宁夏医药采购平台上,那份价格风险药品目录正在改写历史。黑龙江参鸽药业的安宫牛黄丸要么将998元的高价拦腰斩断,要么面临暂停挂网的命运。

 

同样面临选择的还有内蒙古列出的135个板蓝根产品——每袋价格最高达15元的品种,必须向0.625元的标准看齐。

 

中成药行业站在十字路口。那些曾依赖“天然成分”光环的安宫牛黄丸生产商们,开始重新计算成本与价值的等式;而像康缘、以岭这样押注创新药的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药价泡沫破裂后露出的,是中国中医药回归治病救人本质的坚实土壤。

上一条:千元安宫丸真能防中风?擦亮双眼,认清真相!

下一条: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需谨慎,谨防“补阴伤阳”

  •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传承经典急救良方,科学认知是关键

    安宫牛黄丸,这一源自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以其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卓著功效,被誉为凉开三宝之首。作为这一宝贵传统的传承者,丹佑林安宫牛黄丸严格遵循古法炮制,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家庭急救的“明白”之选,用对是关键

    安宫牛黄丸是许多家庭急救药箱中的常备上品。然而,何时使用、如何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其急救效果。了解清楚,关键时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识别适用情况:中风前兆与热闭昏迷当出现一过性的口眼歪斜、语言不清、肢体麻木、剧烈头痛、眩晕等症状时
  • 热射病致命预警!安宫牛黄丸成中医急救关键,丹佑林守护夏日安康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阳光炙烤下,热死人绝非戏言。每年高温时节,医院总会收治因严重中暑——即热射病而晕倒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这警示我们,高温带来的威胁远超想象。热射病:最凶险的中暑,不分室内外热射病,本质上是中暑最危重的类型,被称为重症中暑或中暑性高热
  • 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需谨慎,谨防“补阴伤阳”

    案例警示:企业家老刘因项目压力大,身体出现腰酸背痛、疲劳等不适,中医诊断为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丸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转。然而,老刘误将其视为滋补神药,日常服用甚至不适时加量,如此持续三年
  • 千元安宫丸真能防中风?擦亮双眼,认清真相!

    家中常备安宫丸,隔三差五吃一颗,预防中风保平安。类似的说法流传甚广,尤其在一些长辈群体中。安宫牛黄丸价格不菲,一粒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常被冠以急救神药、预防中风法宝的名头
  • 曾国藩列宁沙龙的脑中风教训:预防关键点与丹佑林安宫牛黄丸的应急角色

    脑中风并非遥不可及的疾病,历史上不少名人也深受其害。分析他们的经历,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预防启示。01曾国藩:忽视小中风的惨痛教训清代名臣曾国藩从中风发作到离世,仅45分钟。令人扼腕的是,此前他已有多次预警信号
  • 丹佑林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经典良方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治疗邪热内陷心包证的代表性急救方剂。其核心病机在于热毒炽盛,内陷心包,常兼夹秽浊痰浊,闭阻心神。丹佑林安宫牛黄丸严格遵循经典组方,精准针对此证候。核心功效与适用指征主攻热毒:以清热解毒为第一要义,力专效宏,直指热毒内陷之根源
  • 天价安宫牛黄丸:是急救“顶流”还是被神化?理性解读与科学选择

    安宫牛黄丸,一颗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温病三宝之一,曾是清宫御药。如今,其价格从1960年代被炒至11万元,到2025年零售价一路飙升,引发热议:它究竟是中医急救瑰宝,还是智商税?一、身价为何堪比黄金?1.天价核心原料:天然牛黄:牛胆结石形成,产量极低
版权所有 © 2025 深圳华美创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365463号    粤网药信备字(2025)第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