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至23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糖尿病盛会——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于芝加哥隆重举行。礼来、诺和诺德等跨国巨头与中国制药企业同台竞技,集中披露了多款GLP-1类减重药物及创新机制疗法的最新临床进展,点燃了全球减重治疗领域的新希望。
跨国巨头领跑,创新机制药物崭露头角
礼来双星闪耀:
LY3841136 (eloralintide): 作为首款多肽AMYR激动剂,其I期研究(n=100)显示,治疗12周后,不同剂量组患者体重较基线显著下降2.6%至11.3%,平均半衰期约14-16天。该药耐受性良好,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腹泻10%,恶心8%,呕吐4%),主要不良事件为食欲减退(19%)和头痛(12%)。
Orforglipron: 礼来另一款口服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III期研究ACHIEVE-1(n=559)中表现优异。治疗40周后,12mg和36mg剂量组在显著降糖的同时,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减重,整体安全性符合GLP-1RA类药物特征,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诺和诺德:Amycretin (NNC0487-0111): 这款GLP-1R/AMYR双激动剂在Ib/IIa期研究(n=125)中展现出强大减重潜力。四个递增剂量队列(Part B-E)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Amycretin治疗组患者体重降幅显著(p<0.001),最高剂量组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其他国际创新机制:
来凯医药LAE102 (ACVR2A单抗): I期研究(n=64)证实其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预期,激活素A水平显著升高,为在肥胖人群中探索其潜力奠定基础。
Metabolic Solutions/Cirius Therapeutics的MSDC-0602K: 该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PC)抑制剂旨在改善GLP-1类药物潜在的代谢副作用和肌肉损失。临床前及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其单用或联用替尔泊肽可改善脂肪分布、增加棕色脂肪、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并减少肌细胞内脂质。
Biomed Industrie的NA-931: 这款口服小分子IGF-1R/GLP-1R/GIPR/GCGR多靶点激动剂在两项研究中(II期NCT06564753和I期NCT06615700)均显示剂量依赖性减重(最高达14.8%),且报告的不良反应轻微,胃肠道事件发生率低。
Zealand Pharma的ZP7570 (dapiglutide): GLP-1R/GLP-2R双激动剂Ib期研究(n=54)表明,治疗13周后,7.5mg、10mg和13mg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的体重降幅分别为6.7%、8.3%和7.1%。安全性良好,仅少数受试者因胃肠道事件退出。
Cytoki Pharma的CK-0045 (IL-22类似物): I期研究显示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最高皮下剂量2.5mg,每周一次)。最高药物暴露组的体重降幅显著优于安慰剂组(-1.6% vs -0.3%, p=0.04),并观察到胆固醇改善趋势。
Zealand/罗氏的Petrelintide (ZP8396,amylin类似物): I期研究(n=48)中,2.4mg、4.8mg和9.0mg剂量组治疗16周后体重降幅(4.8%, 8.6%, 8.3%)和腰围减少(5.0cm, 7.2cm, 7.6cm)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耐受性好,胃肠道事件少。
中国力量崛起,本土创新成果丰硕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 (Mazdutide): 这款全球领先的GCGR/GLP-1R双激动剂III期研究DREAMS-1(n=320)达主要终点。治疗24周,4mg和6mg剂量组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较安慰剂差-1.43%和-2.02%),体重减轻和复合达标率(HbA1c<7.0%且体重降≥5%)亦显著更优。安全性以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主。
恒瑞医药双管齐下:
HRS9531 (GIPR/GLP-1R双激动剂): II期研究(n=61)显示,治疗36周后,8.0mg组体重较基线降幅显著优于安慰剂(最小二乘均值差-21.1%),绝大多数患者(93.9%)体重降幅≥5%,近三分之一(30.6%)降幅≥25%。同时显著改善多项心血管代谢指标。安全性良好,无受试者因不良事件停药。
HRS-7535 (口服小分子GLP-1RA): II期研究(n=235)核心终点(26周)显示,180mg剂量组减重效果最佳(经安慰剂校正-6.87%)。至36周,该组体重降幅达-9.50%,35.4%患者体重降≥10%。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华东医药conveglipron (HDM1002,口服小分子GLP-1RA): Ib期研究(n=60)观察到剂量依赖性减重,200mg及以上剂量组治疗29天平均体重变化达-4.3kg至-6.1kg(-4.9%至-6.8%)。主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恶心(54.0%)和呕吐(30.0%)。
博瑞医药BGM0504 (GLP-1R/GIPR双激动剂): 研究(n=120)显示,治疗24周,5mg、10mg、15mg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的体重平均降幅分别达-10.77%、-16.21%、-19.78%,腰围显著减少,血压改善。
先为达生物伊诺格鲁肽 (XW003,GLP-1RA): 研究(n=664)表明,治疗48周,1.2mg至2.4mg剂量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幅达-9.90%至-15.4%,显著优于安慰剂(-0.3%)。安全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多为短暂性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甘李药业博凡格鲁肽 (GZR18,GLP-1RA):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表明,每两周一次给药(12/18/24mg)第24周降糖效果(HbA1c降幅)优于每周一次的司美格鲁肽1mg,安全性相似,以1-2级胃肠道反应为主。
众生睿创RAY1225 (GLP-1R/GIPR双激动剂): II期研究初步数据(n=132)显示,治疗24周,3mg、6mg、9mg剂量组体重平均百分比变化(-10.06%, -12.97%, -13.05%)显著优于安慰剂(-3.62%),心血管代谢指标亦有改善。
闻泰医药VCT220 (口服小分子GLP-1RA): II期研究(n=250)达主要终点,治疗16周,所有剂量组(80/120/160mg每日一次)在体重平均百分比变化、体重降幅达标率(≥5%,≥10%)及心血管风险因素(血压、腰围)改善上均显著优于安慰剂。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
锐格医药RGT-075 (口服小分子GLP-1RA): IIa期研究(n=73)显示,治疗12周,125mg每日一次组体重最小二乘值平均百分比变化(-5.4%)显著优于安慰剂(-0.45%),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中度恶心(40%)和呕吐(24%)。
本次ADA大会充分展示了全球减重药物研发的蓬勃活力与多元化趋势。跨国药企在GLP-1靶点优化与新机制探索(如AMYR、ACVR2A、amylin、IL-22、MPC)上持续领先,而中国制药企业凭借在GLP-1/GIP/GCGR多靶点激动剂、口服小分子GLP-1RA等领域的快速跟进与创新,正成为全球减重药物研发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这些候选药物后续研究的推进,未来有望为肥胖患者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治疗选择。